Liang Zhang

Press Features

详细内容

张亮执棒上海爱乐 奏响英雄主义的光辉

时间:2018-11-03     【转载】

640.webp (18).jpg


       11月3日,著名指挥家张亮执棒上海爱乐乐团,携手小提琴家演奏家何子毓倾情献演了一场名为『英雄主义的光辉』音乐会


       音乐会由作曲家杨立青的作品《节日》序曲开场。本作是题献给上海音乐学院六十周年校庆的管弦乐曲。乐曲的整体结构颇接近于自由的奏鸣曲式,但作曲家用带有展开性的若干插部代替了传统的展开部写法。音乐语言鲜明、生动,表现手法朴实无华,多调性及复节奏等技巧的运用与具有我国民族风格特点的音调素材揉和得极为自然。

在张亮的指挥下,乐团把乐曲变化的复杂抽象、热烈欢腾完美演绎,“让人有种「原来节日可以这么过」的思考。”


       巴托克《D大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是应匈牙利小提琴家Z.Szekely之约,而作。这首协奏曲采用三乐章的拱形结构,用一个主题的各种变奏来构筑作品的前后乐章,即把第三乐章作为第一乐章的自由变奏来处理,此外又把第二乐章纳入传统的主题与变奏的模式。

由于当时正处纳粹在欧洲肆虐,匈牙利岌岌可危,在这时候进行的这一创作活动,对巴托克来说来,乃是一种最好的慰藉,可能也是规避严酷现实的最好的权宜之计。但这首协奏曲的音乐,并不反映作者个人对日益临近的世界性灾难的焦虑,相反地,这里满是巴托克的旋律的自由飞翔和温柔歌唱,闪耀着青春的火焰和活力,音乐似乎重又回到作者青年时代的“威本科什”风格,所不同者是作者的全部体验已在这里结出最精美的果实。因此,更正确地说:这是一位衷心热爱生活、热爱祖国人民的作曲家整个心灵的歌唱,其中寄托着作者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坚定信心。

       这首协奏曲广泛运用丰富的小提琴技巧,但其中的巧技并不喧宾夺主,小提琴家何子毓的演奏以其不停顿的旋律紧密联系着张亮指挥的整个乐团的乐思发展。


      下半场德沃夏克《第七交响曲》。这部雄伟的作品以阴沉的d小调写成,显示德沃夏克深受当时刚出版的勃拉姆斯忧伤的《第三交响曲》的影响。暴风雨般的第一乐章在低音提琴、定音鼓和圆号的低音区的轻声细语中开始。在主音D的持续中这个乐章的主题盘旋而行。单簧管主奏开始优美的第二乐章主题,其他木管承接后发展。紧凑的诙谐曲第三乐章融合了圆舞曲与富里安特舞曲的风格,终乐章突显小调的调性与炽热的、充满颤音的乐曲组织,传达出深刻的悲剧感。

      张亮游刃有余地全程背谱指挥这部作品,散发着浓郁的波西米亚田园风味,律动的节奏下隐含淡淡的哀伤,乐团各个声部整体上音响均衡、力度对比清晰,他的指挥充沛自然而精准,速度快且旋律线流畅连贯,细节清晰,他的品味恰到好处的引出了音乐的诗意,不会显得矫揉造作或者多愁善感。


技术支持: 宜春龙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