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ang Zhang

Press Features

详细内容

张亮指挥《吕其明作品音乐会》,向历史致敬,向英雄致敬

时间:2025-04-03     【转载】

640 (1).jpg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的伟大历史时刻,也恰逢吕其明经典之作管弦乐序曲《红旗颂》首演60周年。为纪念这些光辉岁月,4月3日晚,上海音乐家协会携手上海爱乐乐团,张亮指挥,在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举办“吕其明作品音乐会”,以此向历https://mp.weixin.qq.com/s/oCZlzFkCcqlboPkzFDG0GA史致敬、向英雄致敬,也为第40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献上一场震撼心灵的音乐盛宴。


本场音乐会系本届“上海之春”主体演出项目,由“七一勋章”获得者、人民作曲家、上海电影乐团(上海爱乐乐团前身)老团长吕其明亲自指导,著名指挥家、钢琴家、国家一级指挥、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上海爱乐乐团副团长、常任指挥张亮执棒,汇聚国内著名歌唱家、演奏家及合唱艺术团,倾情演绎吕其明先生的多部经典之作。音乐会涵盖管弦乐、独唱、合唱等多种形式,既有气势磅礴的史诗巨作,也有深情款款的抒情篇章。


640 (2).jpg


音乐会上半场以管弦乐序曲《红旗颂》(60周年纪念版)拉开帷幕,该作品由吕其明创作于1965年春,广受听众欢迎和喜爱。2024年底,他再次修订《红旗颂》,迎接该作品问世60周年。作品曲式采用单主题贯穿发展的三部结构,描写了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时激动人心的情景,在这庄严的历史时刻,辉煌的颂歌主题表达了中国人民内心的巨大喜悦以及对革命红旗的赞美。尾声号角雄伟嘹亮,气势磅礴,乐曲发展到最高潮,象征伟大祖国的明天更加灿烂辉煌。


吕其明先生为纪念父亲英勇就义八十周年而倾情创作的管弦乐《无尽的思念》(一个烈士后代的心声)在音乐会上首度亮相。该作品创作于2024年,以烈士后代视角,深刻抒发了对先烈的缅怀与敬仰之情。作品以悲痛的思念开篇,通过音乐主题的呈现、梦境与现实的交织,展现了烈士们坚贞不屈的精神和后人对幸福生活的憧憬。整部作品结构严谨、情感丰富,既有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也有对残酷现实的抗争,最终以先烈精神的永恒与安息作结,既是对历史的追忆,也是对先烈精神的礼赞。


由著名唢呐演奏家左翼伟、二胡演奏家段皑皑、笙演奏家翁振发、琵琶演奏家汤晓风等民乐演奏家与上海红旗艺术团、上海军之声合唱艺术团共同带来管弦乐序曲《焦裕禄》。作品以故事影片《焦裕禄》原创音乐为素材,具有较浓郁的河南地方音乐风格,中西混合乐队演奏。乐曲纯朴感人,寄托人们对人民公仆焦裕禄的缅怀、崇敬和赞颂之情。


著名男中音歌唱家杨小勇与上海红旗艺术团、上海军之声合唱艺术团共同演绎的电视剧《巨人的握手》主题歌《铁肩担道义》;新生代女高音王山带来的电视剧《铁道游击队》主题歌《微山湖》。


微信图片_20250404093500.jpg


音乐会下半场呈现了交响诗《铁道游击队》。1956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电影《铁道游击队》让几代观众记住了微山湖畔铁道线上那支神奇的抗日队伍。吕其明应邀为该片作曲时年仅26岁,他在创作札记中谈道:“是生活给了我灵感,在创作这个作品的时候,我联想起我在抗日战争岁月中经常看到的那些穿便衣、扎着子弹带、手拿套筒枪和大刀的游击队员,他们的形象使我难忘。”后来根据电影《铁道游击队》音乐主题,吕其明又创作了交响诗《铁道游击队》,借用银幕上提供的视觉形象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作品,具有通俗易懂的特点。


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迟立明演唱的《卜算子》,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方琼带来的电影《红日》主题歌《谁不说俺家乡好》、电视剧《毛泽东在南京》主题歌《永恒的怀念》等。


音乐会尾声是交响组曲《使命》第四乐章——“欢庆”。作品描绘在欢腾的节日里,人民以无比喜悦的心情,庆贺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胜利。主奏乐器唢呐和民族打击乐,营造出颇具乡土色彩的欢庆气氛。这个乐章的颂歌主题音乐的完整呈现,将人们喜悦澎湃的心潮推向高潮,激励人们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展翅腾飞!


640 (9).jpg


音乐会所有曲目演毕,全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吕其明在观众席中起身,向全场观众鼓掌致意。随后他走上舞台向乐团演奏员们表示感谢和祝贺,并发表了情真意切的答谢感言。


本场“吕其明作品音乐会”不仅是对吕其明音乐贡献的崇高致敬,更是中国交响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一次生动展现。令人难忘的旋律带领观众穿越时空,再次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时代的脉搏。


(来源:上海文联)








技术支持: 宜春龙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