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Features
|
张亮的贝多芬 革命家的现实意义时间:2020-08-19 2020年是贝多芬诞辰250周年,纪念贝多芬的演出、学术活动、书籍和唱片出版层出不穷,席卷全球。 作为来自中国的重量级纪念,由张亮指挥上海爱乐乐团现场灌录的贝多芬交响曲全集于上海书展首发。唱片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亦是国内凤毛麟角的贝多芬交响曲全集录音。 为更好地了解这套珍贵的来自中国的全集录音,也是洞悉张亮眼中的贝多芬,张亮分析了九首交响曲在发展和调性上的内在关系。 贝多芬在中国的认知是否与西方有所不同? 在欧洲大家称他为“乐圣”,在中国大家也称他为“乐圣”,不会有太大区别,因为贝多芬太普遍,太国际化,太知名,他的音乐太世界性了。其他作曲家的作品还需要普及,甚至有时候莫扎特的一些作品还需要导赏,但贝多芬不需要。 那是因为贝多芬在写活生生的人,写人的故事,写人生经历。虽说音乐是抽象的,每个人聆听音乐时脑海里的画面不一样,但贝多芬表现情绪时我相信全人类的感知是有共性的。比如《欢乐颂》所表达的意义,即使不加上席勒的歌词,光听《欢乐颂》最后的音乐部分,也能感受到世界大同的理念,所以贝多芬在全世界就是这样的一个贝多芬,没有什么区别。
指挥贝多芬的哪场音乐会是刻骨铭心的? 谈不上刻骨铭心,最接近的就是贝多芬系列,因为把贝多芬的九部交响曲在四场音乐会里演完。当时觉得第一场音乐会有一定压力,因为第一场音乐会我要指挥三部交响曲,第一、第二、第三。把三部交响曲放在一场音乐会就今天观众的习惯和乐团的演奏习惯而言是极其不合适的。但在贝多芬那个年代,一场音乐会两个小时起板正常,但是在今天有一定压力,又都是交响乐。 我现在也不敢想,如果现在让我再来一次,把三部交响曲放在一场音乐会,我有可能会说不,但当时就这么做了。有时候年轻也有年轻的好处,敢想敢做,不计后果,做了再说。特别是面对国情,国内乐团的运作模式,中国乐团有很多商业性演出,不知道什么时候冒出一场商演打扰乐季安排。在这样的情况下,安排三部交响曲在一场音乐会是个挑战。
乐谱版本选择上有何讲究? 维也纳学习时,我们所有老师,钢琴器乐、钢琴专业、指挥专业、曲式分析都很在意版本。版本非常重要,版本意味着哪些是作曲家的意愿,哪些不是。我在指挥中很在意忠于原谱的,忠于原著,所以我在维也纳上学时,在演奏时对版本比较在意。这次贝多芬主要还是以国内引进的维也纳净版为基础。
贝多芬的速度标记很快,会按照标记的速度来演吗? 贝多芬有些速度标记是比较快的。但神奇的是贝多芬交响乐太普及了,不管是听众还是专业人士,大家心里都会有大致速度的意识。演奏时很多人并不会去刻意在意贝多芬写的节奏标记。 这次指挥贝多芬全集,我先用我的速度决定每个乐章,然后再用节拍器检视我的速度和它的差别,最后发现除了第三、第六、第八这三部交响曲的第一乐章我没有他标得快,其他几乎差不多,指的是每一个乐章。 这样说来,贝多芬也不算标得特别快。如果九部交响曲有三部的某个乐章标得快一点,可能反映了贝多芬当时的特殊心境,但这个速度今天演奏起来可能并不符合听觉习惯。这是百年精品,我们也要考虑到听众的欣赏习惯,音乐演奏本身就不可能像节拍器那样死板,从头到尾一个节奏,肯定有些许晃动,而且要顾及现代人的聆听习惯及实际演奏习惯。总的来说,我按照贝多芬的速度来做。 贝多芬生于革命时期,音乐充满革命性。太平盛世下,他的革命性在当下是否有现实意义? 贝多芬的作品体现了趋向光明的革命性。当下貌似太平盛世,但其实不然,不要说国与国之间的争端,我们就看每一个人,还是要讲到我们个人。 我们是生活在世界上的单独个体,但这单独个体又必须依赖整个社会共同体,没有共同体我们就不能存活,这就组成了人生活在世界上的形式。其实我们每个人作为个体本身都有很多问题、困苦、烦恼,很多地方需要去自我革命,更不要说在社会中没有一个人可以是永远一帆风顺,永远开心自由的。 贝多芬的音乐之所以能流传至今甚至永远流传下去,就是因为现实意义,因为贝多芬是彻头彻尾在写自己,阐述人、写生活。今天的人往往有愚昧认知,认为今天的人比古人先进。可能从某方面我们发明了手机、电话,但不要忘记那个年代的人他们比之前的人更先进。先进是相对概念,很难定义。不管是今天的人还是以往的古人,都是同样伟大的存在,伟大的存在是相等的、是一样的,绝对不会说今天的人比古代的人聪明。 当我情绪低落的时候,250年前贝多芬写的音乐今天听来依然振奋。他描写的《田园》,今天看来依旧美丽,和今天我们看到的世界依旧吻合。这就是他的音乐对今天的启示,经典的东西体现的是整个人类历程中不断重复的过程。不要说今年250周年,但凡只要地球和人类存在下去,贝多芬就永远存在下去。 巴赫写神,莫扎特有才华,贝多芬写人生。革命性,催人奋进也好,包括他在作曲上的创新、改革、发展,这些都让他成为古典和浪漫派连接的桥梁。没有他的创新,怎有后面伟大的音乐历程? 从九部交响曲中就可看出他的创新,第三开始有了不一样的开头,第一第二都还有古典的影子。突然贝三砰砰两个和弦,怎么回事?音乐开始,主题就进来了。一直到他五个乐章的第六,原来交响曲还可以扩大,交响曲还可以有标题,《田园》每一段都有标题。第九加入合唱,乐章从第一个和弦开始都在创新,都在改革。贝多芬就是不可思议,他还是个有耳疾的人。人类能拥有贝多芬真是太幸运。
第七交响曲末乐章第一次用到fff,他想表达什么? 第七交响曲从第一个音到最后一个音结束其实是个递进过程。这个递进过程,他其他交响曲没有一部能够做到如此满足。其它交响曲也有,前面表现阴暗,后面辉煌,也是一种递进,但第七的递进是颠倒性的。贝七一上来仿佛从零开始,然后扶摇直上顶峰,这个顶峰不仅是情绪上的、感受上的、音量上的,也是节奏型的递进。第一乐章是一种节奏型,第二乐章又是一种节奏型。第三乐章的诙谐曲就是节奏型变革。最后乐章更是模进式的十六分音符。 那时贝多芬几乎全聋,他对人生的看法,可能想做出超越自我的挑战,在他的第六已经做了一些创作上的挑战,比如在结构、布局、创意上,贝六是在写人,写人文。第七又回到他本身,可能又考虑到他人生的境遇,是在他几乎完全失聪状况下扩张。这可能是他病态的扩张,心理压抑的扩张,也有可能是他生理病态达到极限的扩张,也有可能是他对人生的超越,所以他用到了没有过的三个f。 其实这三个f对于他来说没有概念,因为他听不见。但是也有可能是他要用一个从来没有过的音响表达他想达到的境界。他并不是因为听不见所以要三个f,而是因为听不见所以要有全新的音响,此处无声胜有声。 贝七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作品,我演这部作品超过三次,我们经常会选择它,我觉得它代表着升华。贝多芬可能就是在那个时候有了升华,有了超越,各方面的升华。
贝多芬交响曲单数号普遍比双数号更有代表性,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创作者的创作经历,创作灵感有经历沉淀和爆发。我相信第一部交响曲对于任何一个作曲家来说都是非常特别诞生。对于第二来说,可能是第一的进阶,算是复习,让交响乐形式表达理念更加充分。到了第三,任何一个创作者都想着要创新,所以从贝三开始有了创新,因为贝三是他写了遗嘱之后的创作,那个时候他的心境已经变了,把绝望变成希望,他要抗争,于是有了砰砰两个和弦。 之后第四,往往一个大的进阶后创作者需要思考,回看,第四又趋于稳定,巩固交响曲这种形式的地位。第五是命运主题,这赋予了它特别的存在。这个动机决定了这部作品不可能平淡,一定是旷世奇作。第六是完全是另外一幅画面。第七是在经历了创新后人生中的自我突破和升华。第八短小精悍,何尝不是贝多芬开个小玩笑?已经那么多精彩作品,大家肯定很期待他的第八会是怎样,他回归到最精简的古典风格。第二乐章很有特色,像节拍器的致敬,体现了贝多芬充满疯狂人生中的乐观情绪。第九是跨时代的作品。 九部交响曲,第一到第四都是大调,第五是小调但最后转到大调,第六到第八还是大调,第九一开始是小调但最后也转到大调。可以从中看出贝多芬充满乐观精神,充满希望。用什么调来创作体现了创作者的心境,反映出他是怎样一个人。如果性格忧郁,小调可能相对会用得多一点。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