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Features
|
穆蒂的礼物时间:2016-06-01 5月22日至29日,意大利指挥家穆蒂在韩国京畿水原的京畿道文化殿堂内开设“京畿——里卡多尔·穆蒂意大利歌剧学院”。中国青年指挥家张亮经层层选拔获得了参加此次学习的机会。本报在此特约张亮为读者们讲述他参加此次歌剧学院的心得。 文 | 张亮 不久前的5月,我在韩国参加了为期一周的“京畿——里卡多尔·穆蒂意大利歌剧学院”,这是继穆蒂去年7月在意大利首次开设“歌剧学院”之后,第一次在亚洲开设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歌剧学院。虽然十天的时间非常短暂,我却深感不止在专业上收获良多,更是在精神上得到了丰厚的馈赠——穆蒂作为世界一流的指挥大师,他不远万里来到东方,无偿地把自己多年指挥生涯中获得的宝贵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们这些亚洲的年轻人,只因为这位年近八十的老人“想在有生之年把自己所学到的一切经验都留下”。何谓音乐无国界,我觉得这就是了。
当然,要获得这样一次亲授的机会,我事先也是经历了各种选拔,特别是面对穆蒂本人的亲自甄选,就算我已经在上海爱乐乐团的实际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也见多了各种盛大场面,但面对穆蒂,到底是不同的。被业界称为“威尔第之王”的穆蒂拥有一长串闪亮的履历:有史以来第一位赢得“圭多·坎泰利”奖的意大利人。1969至1980年,他曾任佛罗伦萨节日歌剧院的首席指挥和音乐总监。从1972年起,他作为伦敦爱乐乐团的客席指挥开始举办系列音乐会,最终接任奥托·克伦佩尔,获得爱乐乐团首席指挥和音乐总监的职位。1980至1992年间,他出任费城交响乐团的音乐总监。目前是芝加哥交响乐团的音乐总监,除此之外,每年他还作为客席指挥,与维也纳爱乐乐团,慕尼黑的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和法国国家交响乐团合作演出……所以,对于任何一位年轻的指挥来说,可以得到穆蒂的亲自教授都是不可多得的珍贵机遇。
最终,我被穆蒂亲自选中,是三位青年指挥中惟一个中国人,其他两个都来自韩国本土。在之后的学习中,穆蒂每天亲自指导我们5小时以上,内容是威尔第的歌剧《茶花女》。说到为什么选这个作品,穆蒂认为“大部分人都以感性和夸张的手法来表现《茶花女》,但其实这并不是该作品原本的样子”,他很不接受大部分人把德奥歌剧视为严肃的音乐作品而把意大利歌剧更多当作歌舞表演这样一种观念,并认为演绎意大利歌剧的很多坏习惯和传统正吞噬着威尔第作品的真正意图。所以在这一次的“歌剧学院”活动中,他选择了三名指挥、三名声乐和三名钢琴伴奏亲自指导、教授,就是为了把纯正的、严肃的意大利歌剧展示给后来人——如果舞台和剧院里的谬误短时间内无法纠正,那么至少让世界上一批年轻而优秀的音乐家们,看到真正的意大利歌剧。值得一提的是,穆蒂的指挥老师安东尼诺·沃托曾是意大利现代指挥艺术的泰斗托斯卡尼尼的指挥助手,托斯卡尼尼是和威尔第一起工作的音乐伙伴,因为有这样的渊源,穆蒂对威尔第作品的理解与把握是当今无人可以超越的,这也是他在欧洲和亚洲的两期“歌剧学院”中都选威尔第作品的原因。
一直以来,歌剧指挥都是指挥领域最难驾驭也是最能展现实力的,所以我很珍惜这一次穆蒂亲自教学的机会,除了接受指导,我也在仔细地观察这位大师。我发现,大师有个非常值得学习的地方,就是总能看到别人的闪光点,从不轻易否定别人,甚至改变别人。其实我自己也在上音带过课,作为一个老师,我会不自觉地去纠正学生身上所有我认为需要“规范”的东西,但最后得到的一个个“规范”的学生,真的就是他们最好的样子吗?穆蒂从来不在细枝末节上要求我们改变,他总是提纲挈领地在那个最重要的关键处提点我们一下,只要一下,却往往能带来很大的改变。我由此也发现,亚洲的指挥们通常有一种“控制欲”,从头到尾都在力求把乐队“抓在手中”,但这并不是最好的状态,作为指挥应该更信任自己的乐队。
十天很短暂,最终我们迎来了“结业音乐会”,我们每一个学员都会在舞台上“展示”这段短暂学习的收获和成果。当然,最终在舞台上谁来指挥,指挥多少,都是由音乐会前一天晚上穆蒂亲自决定的。令我有点意外的是,穆蒂把《茶花女》三幕中的两幕都交给了我指挥,其它两位韩国指挥共同指挥一幕——虽然穆蒂并没有对此作出说明,但他这样的选择,相信也是对我个人能力以及这一段短暂学习的肯定吧。如果问这一次在“歌剧学院”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觉得除了穆蒂所传授的具体技艺之外,最重要的是他教会了我如何演绎意大利歌剧,如何正确看待意大利歌剧以及与乐队的关系——不是我把他们带到哪里去,而是我们一起抵达作品的灵魂。 |